(資料圖)
近日,由三峽上海院編制的奉賢1#海上光伏項目環評報告正式獲得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環評批復(滬環保許評[2025]54號),為項目順利推進及開工打下堅實基礎。
據介紹,該項目是全國首個海上“風光同場”市場化引領項目,位于杭州灣北岸奉賢區海域,利用已建奉賢海上風電場海域,建設500兆瓦光伏陣列,實現風電與光伏協同發電,建成后運行階段每年平均可為電網提供清潔電能83084.85萬千瓦時。
作為國內首個“風光同場”項目,環評編制過程中面臨包括大面積光伏陣列遮蔽導致的海洋光照變化、水溫層結與溶解氧分布改變,以及“風光同場”運行對海洋生態的疊加影響等多項行業共性難題,國內尚未建立成熟評估體系。
針對這些挑戰,三峽上海院項目組采用長江口杭州灣近岸海域三維多過程作用、多要素耦合的生態系統精細化數值模擬技術,首次實現對光伏遮蔭條件下葉綠素a濃度、水溫層化的精準模擬,填補了該領域定量化評估的空白。
基于模型定量結果,項目組結合區域歷史生態數據和現場實測,系統解析了項目對浮游植物、浮游動物和魚類資源的潛在影響,并提出陣列透光結構優化、底棲生物增殖放流和長期生態監測等一體化補償措施,為項目合規通過環評提供了科學依據和關鍵技術保障,將為更多“風光同場”“漁光互補”等復合利用模式積累寶貴經驗。
標簽: 光伏項目